• 中国有着全球最具雄心的能源转型目标,当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技术创新是破解转型困境的钥匙;
• 立足供能稳定性和消费经济性,GE持续为中国引进、研制最合适的能源解决方案,并投资升级本地供应链能力,支持中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 GE致力于打造更可持续的未来航空,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民航业提供兼顾便捷出行和绿色低碳的技术设备。
2022年4月22日—— 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当天,GE发布了《GE中国能源转型白皮书》,旨在以全球及中国的能源转型为背景,探讨中国 “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及企业在当中的能动作用。白皮书详细剖析中国能源转型现状,分享GE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以及一系列能源转型项目在中国的落地情况。
白皮书指出,能源转型需循序渐进,全盘考量,兼顾资源禀赋、能源安全和长期减排等多重因素。GE认为,在保障能源稳定,甚至是递增供应的前提下,逐步转变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立足点;随着电力在能源终端消费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清洁转型则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中国海上风电将依托技术的进步迎来高速发展期,为此海上风电生态圈建设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沿海省市作为能源转型的重点项目。
白皮书强调,可再生能源将是新型电力体系的主要供能形式,这将给能源的“保供、稳供”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以灵活、清洁、高效为特征的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等的调节性电源,将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其中,灵活、清洁且稳定的燃气发电,特别是燃氢机组将在煤电有序退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清洁、低碳替代电源。同时,抽水蓄能作为中国目前调峰电源中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选择,在未来十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此外,交通领域的减碳是白皮书关注的另一个议题。当前,交通运输业占中国二氧化碳来源的8%,位列电力行业和工业之后,排名第三。白皮书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便捷和低碳的交通系统建设将是衡量航空、铁路、公路建设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
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向伟明表示:“中国的高煤能源结构、城镇化发展及较短的转型周期,使得能源转型这一任务必须兼顾经济性和稳定性。GE相信,创新始终是驱动力,也是GE的DNA。秉持对碳中和以及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GE将不断为中国引进、研发最合适的行业解决方案,提升全产业链的能源利用率,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的低碳未来发力。”
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承诺,已经深植于GE的日常运营之中。2020年,GE提出了“3050可持续发展目标”,即承诺到2030年实现GE全球运营碳中和目标,到2050年实现在范畴3条件下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秉持这一目标,GE在中国以技术引进和强化本地供应链为抓手,推动海上风电与气电、抽水蓄能等调节电源互补发展,持续地为中国实现更高效、更清洁和更先进的电力生产提供行业领先方案。
– 今年3月,首批本地组装生产、GE迄今最大的Haliade-X 13MW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揭阳起运,供货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场。这标志着该生产基地发挥其作为南中国海上风电生态圈支点,以及GE全球海上风电重要供应链的作用;
– 在调节性能源方面,国内的首个GE 9HA.01燃气电厂——中国天津华电军粮城电厂自投运以来运行稳定,联合循环效率达到63.36%,为目前国内投运的HA级燃机机组中效率最高,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80万吨。中国的首座天然气-氢气双燃料9HA电厂将于2023年落地广东能源集团旗下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该电站两台机组将使用GE及哈电合资公司制造的9HA.01重型燃气轮机,实现10%的氢气掺混比例与天然气混合燃烧。GE HA级燃机的掺氢燃烧比例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100%;
– 在水电领域,基于长期的大型水利项目,以及长达50年的抽水蓄能式水轮发电项目经验,GE水电于近年研发出具备更高水资源利用率、灵活性和电网平衡能力的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并已于2018年在瑞士投运首个项目;
– GE的电网解决方案聚焦能源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应对更多风机、抽蓄项目并入电网的传输损耗等问题;
– 在航空领域,GE对未来航空的定义,不仅是更快、更智能、更安全,也提倡更清洁、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飞行。去年,GE 和赛峰国际的平股合资公司CFM国际启动“RISE可持续发动机先进技术验证项目”,有望较目前广泛应用的LEAP发动机减少20%以上的油耗和碳排放,实现和可持续航空燃油及氢等替代能源的100%兼容。
向伟明表示,“未来,GE将继续通过推进低碳运营、投资创新研发、产业链合作等方式,集合全球智慧和经验,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助力中国实现电力、工业和交通等高碳排放产业的低碳转型,驱动更可持续的未来。”